和客户聊天,经常会听到抱怨,说找设计公司做的设计大多不靠谱,产品最后根本没法生产,觉得特别坑。一开始看到设计公司的提案,都感觉眼前一亮满心欢喜,然后跟设计公司互动频繁,关系热烈。但等到项目进行到生产阶段,各种问题就爆发出来了,最后因为纠纷终止合作。
其实,产品路上全是坑,做了十几年产品的我也是踩坑无数,才对大大小小的坑有了一定认识。
这些坑的产生,如果要归责于哪家公司或者哪个人是不合适的,因为说到底是功能缺失,而不是设计公司或设计师个人的道德素养问题。
产品就像颗果实,要先栽种、发芽、成树、然后开花、结果。任何一个功能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最后无法结果或长歪。具体来说,产品诞生的过程大概包含以下环节:
产品策划阶段,包含用户调研、市场调研、竞品调研、产品定义等。
产品设计阶段,包含功能预研、堆叠设计、原型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交互设计、质量策划、可行性评审,风险评估,DFM评估、资源开发、样板制作和测试等。
开模试产阶段,包含模具开发、主板制作、包材开发、软件测试、试模、贴片、试产备料、组装试产、产线测试治具、加工治具制作、可靠性测试、对策修改,问题跟踪表、物料承认、第二供应商导入等。
正式量产阶段,包含问题列表关闭、量产准入、资料归档、首批量产、量产问题解决、包装检测、产线培训、工位调整、产能爬升等等。
这只是列出了整个产品环节中的一部分,具体还有很多,然后里面每一个词,再细分又会有更多的内容环节,比如物料承认,会涉及BOM、物料规格书、供应商出货检验标准、来料检验标准、抽样标准等等。
任何一样内容的缺失,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坑,从而对产品造成影响。成熟的产品型公司里,以上每个环节都会有专业人员从事相关工作。而单纯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只是整个产品诞生链条中的一小个环节,要为整个产品的成败负责,确实是有点勉为其难了。这也是很多设计公司被认为设计的产品不靠谱的原因,其实也挺冤啊……
那如何在并没有庞大产品团队的情况下避开这些坑呢?还能找设计公司做设计么?
当然是可以的。大团队有大团队的做法,小团队有小团队的好处,重点在于功能齐全而非人员规模。如上所述,产品诞生过程中的坑很多,需要慢慢道来,今天我们先讲一下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坑,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事情。
产品哪个阶段的爆雷爆的最猛烈?基本上都是客户拿着设计方案开始找供应商加工的时候。基本上会有以下几个雷: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找到的供应商反映设计有问题没法做;加工的价格特别高;生产良率特别低;只有唯一的供应商命脉被卡。然后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本来从设计上能规避的,现在陷入了困局。
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公司成立之初,就设立了资源开发经理这一在设计公司中很少见的岗位,专职负责供应链管理和开发。在项目刚开始,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资源开发人员就会参与进来,设计上需要用到哪类材料和工艺,就同步进行相关供应商的开发工作,一般会找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让供应商对初步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和估价,确保产品设计可行性,而不是像有些公司那样,设计完了才满世界的找供应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公司设计的方案设计孵化率很高。然后我们的资源开发人员还负责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的质量等进行管理和评估,持续优化供应商系统,保证研发与供应链的有效联动,有效提高了产品可行性,为产品落地保驾护航。
所以各位了解了吧,避坑的第一招,就是在咨询时问设计公司,有没有供应商资源库和资源开发人员的,如果对方懵懵的反应有点犹豫,那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