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nner_product
nbanner_product

从爪哇岛到全球市场,OMOWAY重构两轮交通未来

阅读:17   更新时间:2025-08-11 15:37:41

OMOWAY智能电动摩托车项目近日引发行业关注。这一由原小鹏汽车核心团队打造的新型出行品牌,正以汽车级智能技术重新定义两轮交通工具的可能性。创始人何涛与矫青春带领的团队中,既有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肖志光,也有VIVO印尼市场开拓者陈碧峰,多元背景的融合为产品注入了创新基因。

项目启动初期便获得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等机构数千万美元注资,资金重点投向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本地化生产体系搭建。首款车型OMO X已发布原型车,量产版计划2026年登陆印尼市场。其搭载的HALO全域智能架构堪称技术亮点,视觉感知与自平衡系统实现低速自动控制,自适应巡航、一键泊车等汽车级功能被成功移植到两轮场景。可变形态设计支持踏板、跨骑、旅行三种模式切换,直击用户对长距离通勤、载重需求的痛点。

在市场布局上,团队选择东南亚第三大摩托车市场印尼作为突破口。当地摩托车保有量超1.2亿辆,电动重摩领域尚未形成垄断格局。OMOWAY采取双总部运营模式,广州负责研发,雅加达主导生产销售,通过爪哇岛深度调研建立本地供应链。这种将中国智造与东南亚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策略,为产品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业设计的突破性体现在对用户行为的深刻洞察。传统摩托车设计多聚焦基础性能,而OMOWAY将智能交互系统与安全防护功能深度融合,多向碰撞预警、CAB碰撞辅助制动等技术不仅提升骑行体验,更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设计师张利华主导的外观语言,既保留两轮车的轻盈感,又融入汽车级工艺标准,这种设计思维的跃迁正在重塑行业认知。

OMOWAY的破局点在于精准定位中高端市场。印尼630万辆年度摩托车销量中,电动重摩增速接近400%,这一细分赛道的成长性为产品提供了天然土壤。智能化配置的加入,使单价较高的电动摩托车具备了与传统油摩抗衡的价值主张。数据显示,印尼消费者对载重需求强烈的场景中,OMO X的三模式切换设计能提升30%以上的使用效率。

面对日韩品牌主导的油摩市场,OMOWAY选择以技术差异化切入。其将汽车研发体系的严谨性带入两轮车领域,从碰撞测试标准到电池管理系统,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种设计理念正在改变行业对电动摩托车的固有认知——它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智能出行终端。

项目团队透露,印尼市场的成功经验将成为全球化扩张的跳板。当智能技术突破成本桎梏,当本土化设计持续优化,两轮交通工具的进化路径正在被重新书写。这场由设计驱动的行业变革,或许将为全球城市交通提供更具想象力的解决方案。

传统两轮车设计长期停留在造型迭代层面,而OMOWAY将设计思维前置到产品定义阶段。其HALO全域架构的开发逻辑,本质是将智能交互系统与物理形态深度融合——例如自平衡技术实现的低速控制,既解决了摩托车新手上手难题,又为可变形态切换提供了技术支撑。这种“设计驱动技术落地”的思路,正在成为吸引资本的关键要素。数据显示,具备明确技术壁垒的工业设计项目,融资成功率较传统项目高出47%。

在成交转化层面,设计对用户决策的影响呈现指数级放大效应。OMO X的三模式切换设计,针对印尼用户周末往返城市、载物需求强烈的典型场景,使产品功能与生活方式精准匹配。这种设计语言超越了简单的造型美学,转而构建起“场景解决方案”的价值认知。调研表明,具备场景化设计特征的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用户留存率较普通产品高出32%,证明设计正从“视觉符号”进化为“需求翻译器”。

设计对销量的赋能作用在OMOWAY案例中尤为明显。其爪哇岛深度调研形成的本地化设计策略,包括符合热带气候的散热结构、适应复杂路况的悬挂系统等,使产品在印尼市场具备天然适配性。这种“设计先行”的打法,规避了盲目输出中国标准的误区,印证了本土化设计对市场渗透的决定性作用。数据显示,采用双总部运营模式的企业,产品上市首年销量达标率比单中心企业高出58%。

当前中国设计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需求间找到平衡点。OMOWAY的实践表明,当设计能系统性解决“技术落地-用户认知-市场适配”三重命题时,其商业价值将得到指数级释放。这种从“外观设计”到“系统设计”的思维跃迁,或许正是中国设计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

OMOWAY以汽车级智能重构两轮出行,从爪哇岛的尘土到硅谷的代码,设计思维贯穿始终。当可变形态打破传统分类,当自平衡技术消解骑行门槛,产品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对热带气候、长距通勤、载重需求的精准回应。工业设计在此成为技术落地的桥梁、用户认知的翻译器,更在印尼630万辆年销量的红海中,开辟出智能化赛道的新可能。



已累计预约 5360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