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谈了个设计项目,客户要做一个户外使用的具有三防功能的设备,做相关的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我们很看好相关行业,因此报出一个在我们看来非常优惠的价格。然后洽谈时,客户觉得我们非常专业,给的初步意向方案也非常好,但是问价格能否再优惠,说其他家给的价格更低,目前最犹豫的点就是价格问题……
的确,从疫情之前很早的时候开始,经济环境就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疫情是加速器,将本来会缓慢变化的经济环境剧烈加速成现在这样,并且还会继续变化下去。成本压力和需求变化,使得工业设计公司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客户也承受的同样的压力,对价格越来越敏感,价格高低变成了选择工业设计公司最重要的因素。
创品设计极力的优化设计方式提升效率,希望能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客户最优惠的价格。但总有些工业设计公司,做事情不讲底限,通过特殊的低价,用近乎诱骗的方式拉客户。下面我跟各位讲一下正常做法和低价做法的差异。
再如何便宜的价格,都需要高于人力成本,毕竟就算公司可以不赚钱,人员工资还是要发的,保持团队成员生活,让公司生存下去是现阶段大部分公司的首要目标。所以报价高低的区别,主要跟做的内容相应的工作量有关。比如外观方案首次提案,正常做法是收集资料和素材,然后进行初步平面草图设计,这些工作没个两天是出不来的。有些工业设计公司,为了减少人力成本投入,通过从比如红点奖图册等现成图案,找个和客户产品类似的,P个logo上去就当成设计方案发给客户,前后时间不用半小时。这些设计公司利用客户对设计不了解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低价吸引客户,至于这方案最后会做成怎样,会不会有专利问题,能不能量产,他们是不管的。
结构设计阶段同样如此,做个看上去完整实则没有细节的结构,小的产品只要一两天,但如果是要面向开模的,需要设计很多细节,做过结构的人都知道,比如一个手机的结构设计,基本结构做完也就两三天时间,但是那些看上去不那么明显的结构细节,比如反卡位,圆角,倒角,拔模都经常要做两三天,里面各种修改所花费的时间更多了,没个两周是出不了真正能投模的结构的。很多设计公司利用用户不了解这些,把非常粗糙的结构当成开模图交给客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投入。
有些工业设计公司就是这样,把大量精力和成本放在广告营销上,包装成有实力的公司,拉来大量客户,再用低价吸引客户提高转化,到了真正做设计的环节,却是能省就省,用尽各种偏门取巧的方案,做出一个个看似还行实则漏洞百出的方案,交差收钱,客户不到真正投产阶段都发现不了问题。
在市场还未足够成熟之前,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在价格战上我们虽已尽力但屡屡吃亏,我们知道那些工业设计公司是如何做低价的,但这些低劣的手段与创品设计做可生产的创新设计这一服务理念冲突,我们是坚决不会采用的。我们坚持良好的设计作风,使很多吃过低价亏的客户成为了我们二次客户,但我们也希望客户能了解这些,不要过于纠结价格而忘却要做好产品这一根本目的。希望客户都能成为我们的一手客户,而不是在受伤之后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