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凸显,就比如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高速充电难成常态,根源在于充电设施分布不均、数量不足。一时间又是不少人在吐槽新能源车的不足,觉得还是有车靠谱。这种因为充电问题引起的车友情绪波动,其实每个小长假都会集中爆发一次。车企与第三方运营商正加速建设充电网络,如蔚来换电站与小鹏超快充,特斯拉开放充电站给非特斯拉用户,展现合作趋势。技术层面,800V高压快充成为新方向,虽面临推广难题,但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等新方案预示着充电效率将大幅提升。未来,行业需协同合作,优化充电体验,打破充电瓶颈,实现新能源汽车更广泛应用。
创品千乘工业设计这几年也协助国内外客户,成功上市了诸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回顾以往经验,从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视角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对用户体验、产品布局和商业模式设计的全面考量。
首当其冲的问题,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中的长期伴随用户的环节,其产品外观设计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以及上市后的产品布局和运营都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整体满意度。工业设计在此过程中,应当注重用户行为的研究和预测,比如用户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习惯、充电习惯等,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更加合理、便捷的充电设施布局方案。
在产品设计层面,充电设施需要兼顾充电效率、安全性、易用性和耐用性等多个方面。例如,快充技术的持续迭代和普及,能够极大地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而安全性的保障则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既然是做产品,优秀的产品外观设计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美观大方的外观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够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使用体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审美偏好和使用习惯,打造出既符合品牌调性又易于用户接受的产品。
从商业模式设计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车企、运营商和第三方服务商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例如,车企可以通过自建充电设施来完善产品生态链,提升用户黏性;运营商则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经验优势,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而第三方服务商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无论是做产品外观设计,还是兼顾产品的量产上市,通过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专业视角,我们创品千乘的设计师都更为深入地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