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这个概念很早就被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和5G时代的来临,万物互联的未来已清晰可见。很多家电企业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将传统家电智能化,推出了大批智能化家电产品,有使用蓝牙的,有使用WiFi的,都能和手机进行连接。智能硬件智能产品的创业公司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小到牙刷大到汽车,各种智能化产品琳琅满目。
但是买了一些智能化家电产品之后,却发现我们使用的大多还是产品的基础功能,智能功能在尝了鲜之后就很少会用。消费者也逐渐变得理性,一开始推出个智能化产品就会被热捧,现在消费者会关注价格和实用性,很多售价过高的智能产品销量开始扑街,大批智能产品创业公司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很多产品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看似功能美好,实际并不能解决用户真实痛点,产生的智能功能也可有可无。比如小米电动牙刷的蓝牙功能,可以连接手机设置震动强度,实际上产品自带的两档已能满足用户需求,除了尝鲜,用户几乎没有连接蓝牙的必要。幸好成本控制做的不错,增加蓝牙功能后产品售价并不比竞品高,使得蓝牙功能像一个免费的赠品,所以并没有影响销量。再比如很多小家电企业推出的智能水壶,作用是能远程控制水壶进行烧水。这又是个为了智能而智能的典型案例。远程控制水壶启动,让用户回家就能喝上热水这个设想还是不错的,但只是远程烧水而不能远程加水,使得用户在忙碌的早上出门前还要记得给水壶加水。可以想象这是件多么麻烦的事情,等用户要远程开始烧水时,用户最大的纠结就是早上壶里到底有没有加水。烧开一壶水本身只要五分钟,这样的智能化反而给用户带来了纠结的麻烦。一开始几次可能用的还挺开心,不久之后必然回归成普通烧水壶的状态。加上一般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能力远不如小米,这些智能产品售价都颇高,所以大多销量惨淡,投的钱都打了水漂。
所以,无论产品做不做智能化,都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解决了用户痛点,而非将痛点转移,本来做这件事麻烦,用智能化解决了这件事,智能化本身的操作却又很麻烦,这叫做痛点转移而非解决痛点。第二,自身的研发实力和供应链能否hold住智能化相关的成本,如果智能化后成本增加极少,基础功能又不受影响,那这个智能化相当于免费的赠品,那智能化后即使功能鸡肋也只有好处,毕竟同样价位时客户会觉得占了便宜,能从边际收益角度碾压竞品。第三,智能化后千万不能影响基础功能,不能有影响基础使用的质量问题,智能化可以是个赠品,但是因为赠品影响了基础品质,那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的智能化家电设计,还处于教育市场的阶段,用户习惯还未养成,智能化后收益并不明确,但是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未来一定都是智能化的时代,谁落伍谁就会最终被市场淘汰。因此建议企业寻找有智能硬件研发经验和供应链能力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打造合适的智能化家电设计,无需激进但也不能落伍,待用户完成教育后,及时进场收割红利。
手握产品,静待花开,智能化家电设计的春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