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上有句话叫做:“视线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如果当年Google的AR眼镜,能够将使用时视距需要频繁转换之类的硬伤解决掉,实现科幻片中那样的交互效果,那可能现在也没啥手机之类的事了。每个人看着眼前浮现画面,浏览各种资讯,通过手势语音之类进行各种交互。控制了这么个端口,那真是控制了人们的视线,标准的流量端口型产品。
也许将来技术上解决了硬伤问题之后,智能眼镜会取代手机成为新一代流量端口型产品,因为我们能从手机上获取的,无非就是一些画面和声音信息,然后做一些交互,但是画面方面受屏幕尺寸限制太大了。显示屏太小,观看体验不好。显示屏太大,携带和功耗都会有影响。虽然现在有充电宝、曲面折叠屏等手段进行缓解,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天花板很低,再怎么折叠屏,要在便携状态下显示一个真人大小的头像还是做不到的。声音方面虽然有无线耳机之类,解决了私密性和听的矛盾,但仍然不能算是最优解,毕竟耳机是手机的配件,而非整体性的东西。交互方面,现在的触摸操作看似还行,实则是非常原始的交互方式,和诞生了几十年的鼠标点击操作没有本质区别,然后触摸屏对手上汗多的人非常不友好,功能也太单一,没有任何引导用户的作用,所以各个厂家才开发语音AI助手,提升交互体验。
可惜技术问题目前还没法解决,还没法做出真正好用的产品,但各个厂家并没有放弃,推出了一些缩减版的产品,做了很多智能硬件产品设计。比如华为的智能眼镜,镜片是普通的镜片,并没有显示相关的功能。在镜腿上有喇叭,能起到耳机的作用。看上去只是帮戴眼镜的用户省掉个耳机,其实是真.智能眼镜的雏形款。
还有些厂家推出的智能眼镜,在眼镜上放个摄像头,在镜片上做一些简单的显示内容,还有通过偏振片调整镜片颜色之类的智能眼镜,虽然都没触及到智能眼镜的根本运用,但是都从各个角度往最终状态进行靠近。虽然暂时还没法解决硬伤,但是有很多条路径可以做一些相对简单的智能硬件产品设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很多公司在技术上并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但产品的领先并不完全依靠技术,找到好的智能硬件产品设计角度,还是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等技术突破正式起风时,能因为先发优势率先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