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双 11 购物节以超长周期刷新纪录,电商平台自中秋国庆假期后便开启促销,持续至 11 月 14 日晚,三十余天的 “待机” 中,AI 驱动的新兴消费电子成为最亮眼的增长点。尽管消费者普遍感觉双 11 整体气氛不及以往,但 AI 硬件正打破沉寂,从过去的 “极客尝鲜” 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展现出强劲增速与市场潜力。
京东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双 11 期间其 3C 数码 AI 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100%,AI 平板、AI 大屏手机均跻身 3C 数码整体品类增速 TOP5,大屏 AI 手机、游戏笔记本的 C2M 定制比例更分别超过 30% 和 50%。其中智能眼镜表现尤为突出,成交额增速达 346%,与数码相机(238%)、运动相机(220%)共同位列 3C 数码成交额增速 TOP3。小米、ROKID、影目科技 IMMOGO 系列是热门选择,小米 AI 眼镜 30 日售出 2000 件,影目 INMO 多款合计销量超 1500 件,ROKID 多款超 1000 件;10 月 9 日至 11 月 12 日的智能眼镜实时竞速榜中,小米、影目 INMO、ROKID 稳居前三。天猫平台上,阿里夸克 AI 眼镜占据 XR 设备热卖榜榜首,预售销量超 5000 台,ROKID、雷鸟、XREA、小米紧随其后。
机器人与 AI 玩具品类同样长势喜人。IDC 中国研究总监潘雪菲指出,陪伴教育和编程领域的机器人产品增长快速,松延小布米在京东首发预售 800 台,Fuzozo 芙崽销量较 6 月提升超 25 倍,位列 AI 玩具热卖榜第二且销量超 1000 件。京东智能机器人榜单中,商汤元萝卜机器人、宇树 Go2 机器狗 15 日内销量均超 200 件,ropet AI 宠物机器人、卢卡 Luka 读书机等也有超 200 件销量;优必选萌 UU 陪伴智能机器人同样跻身 AI 玩具热卖榜,展现出市场对兼具科技感与实用性产品的青睐。艾媒咨询 CEO 张毅提到,教育属性是这类产品的主要购买驱动力,内置大模型的智能对话玩具、AI 编程机器人等将寓教于乐融合,更易获得消费者认可。
政策层面也为 AI 硬件发展注入信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办公、社交、消费等领域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等技术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张毅认为,这为 AI 智能产品向更高层次创新奠定基础。
企业找我们做设计,最头疼的就是以前踩过的坑 —— 要么只顾外观炫酷,把核心功能丢了;要么凭感觉设计,根本没摸透用户要什么。但报告里卖得好的产品,全避开了这些问题。就说智能眼镜,夸克能卖爆 5000 多台预售,不是靠颜值,是可换电续航、近眼显示这些设计点戳中了用户刚需,会议翻译、第一视角拍摄这些场景化功能,正好解决了办公族和旅行者的痛点。我们最近接的一个智能眼镜订单,客户就是盯着夸克的逻辑来的,明确要求 “功能先落地,外观再出彩”,这种认知转变太明显了,设计方向对了,后续订单转化自然有保障。
设计能不能带动成交,看数据就知道。京东上小米 AI 眼镜 30 天卖 2000 件,影目 INMO 多款合计超 1500 件,这些产品的外观设计都有共通点:轻量化、线条简洁,还兼顾了佩戴舒适度,完全没犯 “形态臃肿” 的毛病。以前有些客户总想把所有功能堆上去,结果产品又重又难用,销量上不去。现在看了这些爆款案例,都开始跟我们提 “减法设计”,比如要求智能眼镜重量控制在 50 克以内,按键布局符合单手操作习惯。这种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调整,直接反映在成交上 —— 我们创品工业设计去年服务的一个智能眼镜品牌,按这个思路改款后,首发销量比初代翻了两倍多。
设计对销量的拉动,在机器人品类里更突出。Fuzozo 芙崽销量涨 25 倍,核心是抓对了 Z 世代的喜好,把潮玩外观和性格养成功能结合起来,解决了很多儿童产品 “没趣味” 的问题。商汤元萝卜机器人能卖 200 多件,也是因为把下棋功能和教育场景融得好,外观又讨孩子喜欢。我们接触过不少机器人企业,以前总陷入 “功能复杂就是高端” 的误区,做出来的产品又笨又贵,没人买。现在跟着这些爆款学,把 “场景适配” 和 “情感价值” 放进设计里,客户反馈说经销商的补货订单明显变勤了。
更有意思的是 AI 技术给设计带来的助力。现在用 Text2CAD 这类工具,能把用户需求直接转成 CAD 模型,出图快还不容易错,解决了传统设计 “试错多、周期长” 的老问题。我们给一家机器狗企业做设计时,就用 AI 模拟了不同运动姿态下的结构强度,优化了机身曲线,既保证灵活性又减轻重量,这款产品后来在京东 15 天卖了 200 多件,客户追加了后续迭代设计的订单。江苏创品工业设计,让设计回归本真。这就是设计的良性循环:好设计带火销量,销量增长又反推企业加大设计投入。
IDC 预测,2026 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 491.5 万台,同比增长 72.7%。张毅更看好长期趋势,他表示,随着 AI 技术持续赋能硬件,未来几乎所有带电产品都有望被重新定义,未来 10 到 15 年,AI 赋能硬件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极具想象空间的增长引擎,此次双 11 的亮眼表现,只是 AI 硬件爆发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