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nner_product
nbanner_product

Meta 携三款 AI 智能眼镜亮相 2025 Connect 大会,“脸上的 AI” 照进现实

阅读:6   更新时间:2025-10-15 15:20:37

2025 年 Meta Connect 大会上,Meta 一口气推出三款智能眼镜新品,还带来 Hyperscape 空间扫描技术,将 “脸上的 AI” 从概念变为可触摸的体验,为智能穿戴市场注入强劲活力。作为重新带火智能眼镜品类的先驱,Meta 此前已凭借两年百万副 Meta RayBan 的销量,证明 “把摄像头戴在脸上” 正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刚需,此次新品更是覆盖不同人群需求,展现出对智能眼镜赛道的深度布局。

 Ray-Ban Gen 2.png

三款眼镜中,Meta Ray-Ban Display 最受瞩目 —— 这是 Meta 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它右眼搭载彩色光波导 HUD,屏幕覆盖右侧视野一小部分,30-90Hz 可变刷新率、600x600p 分辨率,最高亮度超 5000 尼特,即便在强烈日光下也能清晰读取信息。搭配的 Meta Neural Band 腕带堪称亮点,通过识别腕部肌电信号和运动,实现精准隔空操控,上手体验中灵敏度大幅提升,甚至手背身后也能轻松操作。这款眼镜仅在呼叫时点亮屏幕,可显示音乐播放器、实时字幕翻译等内容,还能将 Live AI 回复以文字投射镜片,重量约 70 克,混合使用续航 6 小时(搭配充电盒达 30 小时),799 美元的定价对应其丰富功能与突破性,被视作智能眼镜行业的重要里程碑。

面向大众市场的 Ray-Ban Meta (Gen 2) 则主打时尚与实用。新品提供更多镜框选择,包括全新透明款,搭配棕色反光金或红宝石镜片,颜值再升级。续航相比上代翻倍,充电盒 20 分钟可充至 50%,还能额外提供 48 小时续航;录制规格提升至 3K 分辨率,后续还将加入超速快放和慢动作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增的 Conversation Focus 功能,能主动增强对话人声频率,嘈杂环境中也能清晰交流,且该功能将通过软件更新覆盖所有现有 Ray-Ban 机型,379 美元的价格让更多用户能接触到智能眼镜的便利。

针对运动与极客人群的 Oakley Meta Vanguard,采用防风镜造型,鼻梁正中放置 1200 万像素 122° 广角摄像头,顶部设录制指示灯,可快速切换拍摄模式。它拥有 9 小时续航(连续播放音乐 6 小时,搭配充电盒额外 36 小时),搭载 Meta AI 眼镜中最强劲的扬声器,五麦克风阵列优化风噪抑制,运动中声音依旧清晰。新品还与 Strava、佳明深度合作,可一键同步拍摄内容、检索训练记录,连接佳明手表后能实时播报运动数据,右眼上方的 LED 灯还会在心率偏离目标区间时变红,499 美元的定价精准匹配运动人群需求,将于 10 月 21 日正式发售。

AI智能眼镜设计.jpg

软件层面,Meta 推出的 Hyperscape 技术同样亮眼。Quest 用户可通过该技术扫描房间,生成照片级逼真的 VR 数字副本,目前虽为 Beta 版,但已能呈现桌上食物、书堆等清晰细节,后续还支持链接分享,让他人共同 “重访” 扫描空间。

从硬件到软件,AI 始终是 Meta 布局的核心。此次新品覆盖高端、大众、运动三大细分市场,再叠加 AI 技术的深度渗透,不仅展现出 Meta 对智能眼镜生态的完善,更传递出其将智能眼镜打造成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的愿景,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Ray-Ban Display,这款带显示屏的旗舰机型最能体现 “设计解决核心矛盾” 的价值。国内不少企业做智能穿戴时,要么为了塞功能把产品做得笨重,要么牺牲体验换轻薄,用户接受度一直上不去。Meta 用 70 克的轻量化设计,把彩色光波导 HUD、肌电操控腕带这些复杂技术整合进去,还做到了 6 小时混合续航,这正是企业最想要的 “功能与美学平衡” 能力。右眼小范围显示的设计特别聪明,既满足了信息获取需求,又避免了全视野显示的眩晕感,日光下 5000 尼特的亮度更是解决了户外使用的痛点 —— 这种精准击中用户场景需求的设计,本身就是拿订单的硬实力。之前 Meta RayBan 能卖百万副,证明 “实用 + 轻盈” 的设计路线能打动市场,这款新品的 799 美元定价对应其技术突破,上市后大概率会吸引科技品牌和高端消费电子的设计订单,毕竟能把复杂技术做 “懂用户” 的设计,才是成交的关键。

智能眼镜设计.jpg

Ray-Ban Gen 2 的设计逻辑更贴近国内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现在企业都在愁产品同质化,63% 的消费者会因为外观质感放弃购买,这款新品直接用 “更多镜框选择 + 透明款设计” 打差异化,棕色反光金、红宝石镜片这些细节,精准踩中了年轻人对 “颜值即正义” 的追求。续航翻倍、3K 录制这些升级是基础,但 Conversation Focus 功能特别亮眼 —— 主动增强人声频率的设计,把 “嘈杂环境沟通” 这个隐性痛点解决了,还通过软件更新覆盖老用户,这波操作能直接提升用户忠诚度。379 美元的定价门槛不高,加上时尚属性,完全符合国内企业 “用设计拉低智能产品普及门槛” 的需求。这种 “外观抓眼球 + 功能解痛点” 的设计,正是提升销量的核心逻辑,就像 TATA 联名 IP 靠颜值和实用结合带动增长一样,Gen 2 的设计能帮品牌快速打开大众市场,自然能吸引更多消费电子企业的长期设计订单。

Oakley Meta Vanguard 针对运动人群的设计,把 “场景适配性” 做到了极致,这正是国内非标产品设计的难点。很多企业做细分领域产品时,要么功能不专业,要么外观太 “工具化”,Oakley 直接用防风镜造型锚定运动场景,鼻梁处的摄像头、顶部录制指示灯,把功能组件变成了设计元素,既实用又有辨识度。9 小时续航、风噪抑制扬声器、与 Strava、佳明的深度联动,每一处设计都精准对接运动人群的核心需求 —— 比如心率偏离时变红的 LED 灯,这种 “数据可视化” 的细节设计,能让用户直观感受到专业度。499 美元的定价刚好卡在运动爱好者的接受区间,这种 “精准场景 + 专业体验” 的设计路线,能帮品牌在细分市场快速建立优势。对国内企业来说,这种设计思路能直接解决 “细分市场订单拿不下” 的问题,毕竟只有懂场景的设计才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销量。

 Hyperscape 空间扫描技术,这是从硬件设计延伸到生态体验的关键一步。现在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 “设计闭环”,都想通过设计搭建用户粘性。Meta 用 VR 扫描生成数字副本的技术,把智能眼镜从 “工具” 变成了 “空间交互入口”,这种生态化的设计思维,能帮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用户愿意为 “持续进化的体验” 买单,自然能带动复购和口碑销量,而这种能力正是企业选择设计合作方时最看重的 —— 能从单点设计延伸到生态布局的团队,才有可能拿到长期大单。

Oakley Meta Vanguard.jpg

整体看下来,Meta 这三款眼镜的设计,完美契合了 2025 年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的行业趋势,精准解决了国内企业 “差异化不足、功能与体验脱节、细分市场突破难” 的痛点。设计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用技术落地体验,最终转化成订单和销量的过程。Meta 的案例证明,好的设计能帮品牌精准定位人群、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提升复购意愿,这正是我们做工业设计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也为国内企业的设计方向提供了清晰的参照。


已累计预约 5360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
  • 手机号 预约成功